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 >>环境管理 >>自然生态 >> 关于2018年7月23日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关于2018年7月23日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7-23 09:21:44   阅读数:32929

窗体顶端

关于2018年723日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反馈我局环评科。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电话:0395-2936952   通讯地址:漯河市黄河路665号(462000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公示内容

序号

项目名称

环评

类别

环评

机构

建设

地点

建设项目

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

情况

1

漯河市澧河饮用水源地取水口上移综合项目取水口上移工程

报告

河南可人科技有限公司

漯河市

 

 

 

本工程总投资30231.45万元,拟在源汇区大刘镇湾王村北部澧河南岸湾王村下游建设1个取水口和1座原水提升泵站,铺设20.31km输水管线,取水口设计供水规模远期23万吨/天,近期18万吨/

1大气环境1施工期:施工期的主要污染是TSP,建议在易扬尘的作业时段、作业环节采用洒水的方法减轻TSP污染,只要增加洒水次数,可大大减轻TS的污染。施工单位应对粉状物料的存放应做好防护工作,防止风吹扬尘。此外,现工程施工中使用的砂石料、混凝土等均采用外购商品材料,消除了砂石料开采产生的扬尘和现场搅拌混凝土产生的扬尘污染。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是暂时的,工程竣工后,影响也随之结束。

2运行期:运行期废气主要是泵站食堂油烟,经高效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其排放浓度满足河南省《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1604-2018)表1小型排放标准的要求

2水环境1施工期:施工期围堰施工时间安排在非汛期,施工为1个月,施工期机械设备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基坑废水、围堰施工废水等经沉淀处理后尽量回用,严禁排入澧河;管道试压应采用分段循环使用的办法,减少排水量,试压水不应随意排放,应排入低功能保护河流,禁止向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放废水。施工期生活污水采取不同处理方式,2号、3号施工工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1号施工工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综合利用,不外排。

2运行期:①运行期污废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运工程为非污染型工程,运行期无生产废水,主要为原水提升泵站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小,食堂餐饮废水由气浮隔油后和其它生活污水一起经泵站化粪池处理,定期清掏,综合利用。

水环境保护措施1)该工程实施后,建议尽快按照饮用水源地保护的要求及时划定新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并报批实施 ;2)重新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后,按照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要求尽快拆除或者关闭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的违章建筑。3)严格落实环评措施,规范建设饮用水源地,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773-201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774-2015)等要求

3声环境1施工期:工程施工期泵站施工、管线施工过程中主要施工机械噪声和临时道路交通运输将对周围敏感点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为减缓施工过程对周围敏感点声环境的影响,应在施工区边界设置隔声屏,并在夜间禁止施工。同时,通过采取避开居民点修建临时道路、控制车流最、车速等措施,将临时道路交通噪声对周边居民点影响将减小。

2运行期运行期原水提升泵站厂界噪声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泵站噪声对周围敏感点声环境影响较小,但泵房运行会对泵站管理人员生产、生活产生干扰,需采取减噪和防护措施,以减少噪声不利影响。

4固废1施工期:工程施工期土方回填全部利用开挖料,无弃土产生,本工程不设置专门的弃渣场。施工期间建筑垃圾全部拉走送城市建设部门指定地点处理,严禁随意倾倒,运输过程应慢行,遮盖严实,按指定路线行车,场区内应加强管理,防止乱堆乱放。在施工营地内设置垃圾桶,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管线定向钻穿越澧河施工完成后产生废弃泥浆,废弃泥浆主要成分含膨润土,非有毒有害物质,穿越结束后,废弃泥浆由泥浆池暂存后转运至城市建设部门指定地点处理。

2运行期:运行期取水口格栅拦截杂物约、原水提升泵站吸水池清除泥沙泵站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后定期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5生态环境:(1施工期生态:尽量减少临时占地,施工期土方分层开挖,表层土用于后期临时用地恢复及绿化;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方式、减少水体的扰动等方式加强对水生生态动植物的保护措施,施工完成后及时实施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绿化等生态恢复措施。

2运行期生态:①陆生生态:本次工输水管道均采用地埋管的形式,供水工程运行后不会对原在此栖息生存的动物产生阻隔作,对动物的影响较小;通过加强对泵站运行的管理和定期维护工作,使泵站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可以减小对动物活动的干扰,采取上述措施后,不会对当地动物造成大的影响。水生生态:取水口上移后,河流水质基本能维持在III类,不会造成水质恶化;取水口上移后,新老取水口之间河段的流量会稍微降低,但考虑到本项目取水涉及的水功能区分别为保留区和水源保护区,且区间内不存在其他取水较大的用户,取水后的水量可以满足生态用水需求,不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本工程不会对澧河水生态造成影响。

6环境风险:施工期环境风险为施工发生的围堰溃决,基坑排水泄漏;施工期油料仓库燃烧爆炸风险;运行期桥上最大可信事故为运输化学品的车辆在桥面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运输的化学品泄漏。项目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应急生态保护措施、应急监测方案等,包括设置警示牌、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和事故池、安全生产检查整改制度、建立应急反应组织指挥系统、配备絮凝剂等应急装备设施等。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澧河饮用水源地风险防范措施和保障系统以及应急预案和反应体系,最大限度防止澧河污染事故的发生。

公众参与的方式主要为:网上公开环境信息、现场张贴公示、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共发放调查问卷210份,有效回收200份,有效回收率95.2%97.2%的被调查公众支持项目的建设,2.8%的被调查公众表示无所谓,无人反对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