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环保局(建设和环保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市环保局接受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局领导班子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2018年5月8日
市环保局接受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和
专题询问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根据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印发《关于对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市直相关部门和驻漯单位进行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现就市环保局接受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专项工作评议和接受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认真查找环保领域影响和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症结,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举措,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效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为推动我市经济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开启新时代漯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创造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
二、评议询问主要内容
根据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市直相关部门和驻漯单位进行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的实施方案》,我局作为2018年接受市人大常委会评议询问的15个市直及驻漯单位之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接受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工作在市人大统一领导和监督下进行。此次活动,市人大评议询问人员包括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驻漯全国、省人大代表和市、县人大代表,环保系统部分服务对象(企业负责人)。接受市人大常委会评议询问的主要内容包括近三年尤其是2017年以来,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重点是立足环保职责,在提升服务能力、强化服务措施、注重服务效果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具体为: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服务意识,简化行政审批,提高政务效能,创优营商环境,推行“只进一次门、最多跑一趟”情况;
(二)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推出的具有行业特色的创新性举措情况,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
(三)服务重点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的重要指示精神,重点是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等方面的作风建设情况;
(五)贯彻执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情况,办理落实市人大代表关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情况;
(六)企业和社会(特别是全市环保系统的服务对象)反映强烈、市人大常委会认为有必要调查评议询问的其他内容。
三、时间和步骤
根据市人大安排,接受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整体安排在4月上旬启动、5月上旬安排动员、11月结束,分为传达贯彻、动员部署、自查自纠、组织评议、接受询问、整改提高六个阶段。
(一)学习传达阶段(4月下旬)
市人大常委会对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市直相关部门和驻漯单位进行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动员会召开后,及时召开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安排筹备动员会有关事项。
(二)动员部署阶段(5月上旬)
1、召开动员会。邀请市人大领导来我局指导,组织召开动员大会,成立组织机构,印发市环保局接受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工作实施方案,对接受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进行安排部署,统一思想,动员发动,为开展好接受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奠定坚实基础。
2、发布公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和要求,在漯河日报等新闻媒体、市人大网站、市环保局网站发布接受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公告,公布公众尤其是服务对象反映问题和意见建议的热线电话、电子邮箱、通讯地址等。
3、做好对接。定期向市人大常委会评议询问组汇报工作进度和工作开展情况,做好具体工作对接,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评议询问组提供环保工作主要适用法律法规、近三年尤其是2017年以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工作报告,所承担的行政职能及相关法律依据、重点改革发展任务,以及服务范围和主要服务对象清单及联系方式,确保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稳步推进专项工作评议和接受专题询问工作。
(三)自查自纠阶段(5月中旬至7月)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评议询问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进行自查自纠,形成自查报告,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做好迎接评议询问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集中评查阶段(8月至10月)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领导和监督下,广泛开展评议活动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活动:
1、广泛征求意见。向驻漯全国、省人大代表和市、县人大代表、各县区、服务对象印发我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工作报告,并发放征求意见函,在局机关显著位置设立意见箱、举报箱,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2、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与市纪委(市监察委)、市政府办公室、市企业服务团办公室、市统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衔接,听取他们对环保工作的意见建议,了解环保工作、转变作风和服务企业、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
3、召开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团体等各界人士代表,召开座谈会,面对面交流,通报环保工作,征求意见建议。
4、开展走进企业服务活动。组织企业服务团主动走进重点建设项目单位和重点企业,送环保政策,了解企业环保诉求,听取服务对象心声,为企业答疑解惑。
5、开展执法服务活动。组织环保攻坚队伍深入重点企业、施工单位等执法对象,就环保执法、服务与执法对象开展深入交流,征得他们对环保执法的理解与支持,征求他们提高执法水平与服务的意见。
6、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各项要求,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完善阳光审批、网上审批,实行环评申报容缺机制,实现“一窗受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趟”、“平台之外无审批”,达到“程序最简、时间取短、环节最少、效率最优”,以转变工作作风的实际举措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7、提升行政服务水平。全市环保系统要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对前来办事的服务对象,做到来有迎声、态度和气、礼貌客气、耐心细致、去有送声,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
8、接受群众监督。在发布评议询问公告的基础上,通过12369环保服务热线、监督电话和来信来访等形式,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针对收集的各方面问题,以及市人大常委会评议询问调查组反馈的意见,本着“边评边改、以评促改、评改结合”的原则,分门别类,制订方案,责任到人,认真整改。
(五)接受评询阶段(11月)
根据市人大的统一安排,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接受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
(六)整改提高阶段(11月)
对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整理反馈的问题照单全收,同时汇总我局开展的系列活动征集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虚心接受批评建议,制订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指定专人负责,进行认真整改,建立完善长效规范的工作机制,并将问题整改以及改进工作举措和成效,及时报告市人大常委会。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我局对接受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工作的领导,确保评议询问工作开展,我局成立接受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舒 畅
常务副组长:曹耀东
副 组 长:杨跃伟 陈德军 付祖江 王向工 王庆国 史一鸣 白鸿喜
成 员:李建国 李朝霞 韩金友 叶丛笑 李耀杰 严建福 蒋 奎
梁瑞卿 孟新华 郭景华 陈天义 崔丽萍 郑广恩 陈江河
李 波 洪世杰 王希娟 王 磊 罗耀军 谢跃欣 郭英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曹耀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王庆国、白鸿喜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郑广恩同志为联络员。
根据工作需要,分设综合组、执法监管服务组、行政审批服务组、环保攻坚服务组、技术服务组、宣传组等六个专项工作组,分别由孟新华、白鸿喜、郑广恩、苏玉红、李波、王希娟同志任专项工作组负责人。
五、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提升认识。各县区环保部门、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接受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工作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全市环保系统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推动全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切实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严肃认真对待,确保评议询问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二)明确责任,认真整改。各县区环保部门、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要认真研究,制定方案,细化责任,落实到人,积极配合人大常委会各个环节的评议调查,认真做好自查自纠、接受评议询问和整改落实等各项工作,定期报告专项工作评议和接受专题询问工作。
(三)扎实推进,务求实效。要把扎实认真的工作精神贯穿于评议询问全过程,不图形式、不走过场、不偏离轨道,真正做到摸实情、重整改、促提升、求实效。要坚持进度服从质量、服从实效的原则,把市人大常委会从严从实的要求落实到评议询问各个步骤、每个环节,确保评议询问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四)统筹兼顾,互促互进。要把开展接受评议询问工作与推进新时代漯河经济发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落实相结合,与市委开展的深入纠“四风”、持续转作风三年行动相结合,与强力推进环保攻坚的工作实际相结合,正确认识接受市人大常委会评议询问工作与推进环保攻坚的辩证统一,统筹推进,互为促进,以接受评议询问、转变工作作风的实际成效促进各项环保攻坚措施的落实,进一步推动环保工作上台阶,以环保攻坚的显著业绩来检验评议询问的效果。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县区环保部门,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尤其是局办公室、宣教中心要灵活运用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等载体,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从广泛征集意见、开展系列活动到评议询问现场、督促整改落实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报道。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报道,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环保、理解环保、支持环保、监督环保,为接受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