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政民互动 >>在线访谈 >> 漯河市电台漯河环保在线——访谈市环境监测中...

漯河市电台漯河环保在线——访谈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三期)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22 18:19:04   阅读数:2270

听众朋友,上期节目中我们介绍到空气质量的好坏,主要是考核6项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含量,这6项污染物分别是:二氧化硫S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PM2.5、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

上期节目我们介绍了二氧化硫SO2的来源和危害,今天的节目为大家介绍其他污染物的情况。

可吸入颗粒物PM10:通常把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可吸入颗粒物PM2.5:指环境空气中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细颗粒物。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锅炉燃煤和扬尘。PM2.5由于粒径更小,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此,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PM2.5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二氧化氮NO2:是氮氧化物的一种,大气环境中氮氧化物以二氧化氮为主。来自化石燃料(如石油、煤产品)的燃烧过程和生产和使用硝酸的过程,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

一氧化碳CO:CO主要来自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CO对植物造成危害,高浓度时对人体造成致命威胁。

臭氧在高温、强光辐射的作用下,其前体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大气环境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

近地面造成污染的臭氧,其中一部分来自于高空臭氧层的流入,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土壤、闪电、生物排放等等,这些可以归为“天然源”,本来就在自然界中存在。而造成臭氧污染的主力军却是“人为源”,这些“人为源”主要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石油化工等排放出的一次性污染物,NOx(氮氧化物)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生成臭氧,这就是“二次光化学反应”。工业生产、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均可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涉及行业众多,相对氮氧化物更难控制。进入夏季,气温升高和光照加强,臭氧就可能成为首要污染物。

目前对臭氧的评价采用臭氧8小时浓度点位最大值评价方法,即一个城市中假设其中一个点位臭氧8小时浓度点位最大值超标,那么这个城市臭氧即被判定超标。相对于其它污染物采用城市均值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更为严格。

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内容就是这些,我们下次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