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政民互动 >>在线访谈 >>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


作者:   来源:省环保厅网站   发布时间:2018-07-06 17:37:16   阅读数:3058

    7月5日上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省环保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王朝军就河南省上半年环境质量状况、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等六个方面工作情况进行了发布,省控尘办副主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邢兆昆简要介绍了今年5-6月全省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我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主任韩华峰、省环境保护厅科技标准处处长魏金春参加了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由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平萍主持。

 

上半年环境质量状况

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新标准评价,上半年,全省18个省辖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44.5%(80),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增加2)PM10平均浓度为125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11微克/立方米(下降8.1%);PM2.5平均浓度为68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8微克/立方米(下降10.5%)。全省18个省辖市均出现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气,平均14天,同比减少5天。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上半年,全省18个省辖市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135个)水质达标率为85.7%。其中,焦作、濮阳、许昌、平顶山、鹤壁、三门峡、周口、驻马店、安阳、南阳、洛阳、济源、新乡13市达标率在80%以上,商丘、郑州、漯河、开封、信阳5市达标率在60%以上。国家94个水污染防治考核断面中,按考核因子平均浓度计,Ⅰ~Ⅲ类水质断面56个,占59.6%(达到国家要求的高于53.2%的目标),劣Ⅴ类水质断面3个,占3.2%(达到国家要求的低于15.9%的目标)。 同比,Ⅰ~Ⅲ类水质断面减少4个,减少4.2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减少4个,减少4.2个百分点。

三、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按照地表水饮用水源地28项、地下水饮用水源地23项因子进行评价,上半年全省省辖市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为98.1%,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情况

大气攻坚方面,主要强化了7个方面治理:一是扬尘污染专项整治,截止630日,全省各类在建施工工地8856个,落实“三员”管理制度8522个,在线视频监控及监测设备安装联网工地6304个,11754辆渣土车数量实现自动密闭改造并联网。二是工业企业提标治理,全省1443个工业污染治理项目中482个已完成,940个已开工。其中,190个特别排放限值改造项目,已完成51个,开工135个,开工率97.9%91台煤气发生炉拆除或清洁能源替代项目,已完成46台,开工45台,开工率100%5935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完成拆除或清洁能源替代项目,已完成27台,开工31台,开工率98.3%129个超低排放改造试点项目,已完成18个,开工98个,开工率89.9%789个无组织排放治理项目,已完成241个,开工546个,开工率99.4% 185VOCs治理项目,已完成99个,开工85个,开工率99.4%。三是集中供暖供热治理,全省227.8公里新建改造管网任务,已完成192.24公里,完成率84.3%167座新建改造热力站任务,已完成140座,完成率83.8%2508万平方米新增供暖面积,已完成1090.69万平方米,完成率43.48%;全省完成“电代煤”“气代煤”用户11.13万户。四是机动车污染治理,18个省辖市均已制定重型车辆绕城方案。全省累计淘汰54777辆老旧车,新增新能源公交车、环卫车1370辆,新建集中式充换电站125座、分散式充电桩1573个。五是重型运输车辆专项整治行动,截止630日,全省累计检查重型运输车辆163628辆,发现处理问题7295个;全省累计检查在营加油站(点)2546座,共抽检样品4685份,其中不合格样品28个,合格率是99.5%。六是秸秆禁烧工作,今年夏收期间,河南省累计火点数为21个,与去年同期35个相比,减少40%。七是餐饮油烟治理,出台《河南省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对餐饮服务单位油烟污染物排放控制、监测要求和监管措施做出明确规定。集中开展了餐饮服务业油烟排放整治行动,全省78604家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完成率达91.6%

水攻坚方面:2018年列入全省流域重点工程项目228个,完成和在建192个,占比84.2%;确定黑臭水体165个,完成和在建117个,占比70.9%;需完成粪污配套设施的规模养殖场2998家,完成和在建2966个,占比98.9%2413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完成和在建1737个,占比72.0%166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任务,完成和在建32个,占比19.3%650个排查出的入河排污口,完成和在建290个,占比44.6%25个生态湿地项目,完成和在建16个,占比64%;需进行防渗改造的7484个加油站,完成和在建6592个,占比88.08%

土壤攻坚方面:一是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扎实推进。截至627日,全省农用地详查采集土壤样品已完成95.85%,其他采样工作基本完成,目前转入制备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等方面工作中;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已经启动并正在有序进行。二是全面开展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排查。截至518日,各地市共排查了危险废物产生单位4829家,经营单位153家,依据排查结果分别提出了依法关停淘汰、提标改造、规范治理等整改要求,目前各地市正在组织整改,严格规范管理。三是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和危矿库的排查整治。郑州市做为全国46个重点城市之一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目前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完善政策、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确定试点、加大宣传等措施,积极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启动生活垃圾分类的社区已达239个,占全市社区总数的40%,涉及户数约54万户,占总户数的32%1009家区级以上文明单位中启动310家,占总数的30.7%。全省积极推进历史遗留尾矿库排查整治活动,推动尾矿库用地复垦或生态恢复,截至630日,筛选了4个建设尾矿(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四是严格管控土壤污染风险。随着工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会有更多城市建成区内重污染企业实施搬迁、改造、“退城入园”,遗留下来的企业地块要作为疑似污染地块纳入监管体系,开展环境质量调查、风险评估等工作,依法依规实施部门联动监管,防范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带来人居环境安全风险。严格重金属减排,推进涉重金属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坚决从源头上防控土壤污染,截至6月底,全省290家涉重金属企业已有105家完成了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环境违法问题查处情况:截至630日,全省环保系统行政处罚共立案4583起,已下达处罚决定4228起,罚款金额17532.42万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171.65%166.19%121.66%。其中,下达行政处罚决定较多的省辖市是洛阳(470起)、郑州(447起)、焦作(381起)、安阳(323起)、商丘(212起);较少的省辖市是信阳(80起)、济源(102)起、平顶山(116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较多的省直管县(市)是汝州(168起)、巩义(116起);较少的省直管县(市)是鹿邑县(2起)、兰考(5起)。 

6月份县域空气质量排名

按照《河南省环境空气质量月排名暨奖惩办法(试行)》(豫环攻坚办〔2018104号)的规定,我省按月进行空气质量排名,6月份空气质量排名情况如下:一是省辖市排名情况。按照空气质量及同比改善程度由好到差依次为南阳、平顶山、洛阳、商丘、漯河、焦作、郑州、许昌、三门峡、鹤壁、新乡、济源、信阳、周口、驻马店、濮阳、安阳、开封。二是县(市)排名情况。按照空气质量由好到差,前20名县(市)依次为:洛阳的嵩县,南阳的社旗县、邓州市,洛阳的伊川县,南阳的镇平县、方城县,平顶山的鲁山县,许昌的长葛市、襄城县,三门峡的灵宝市,南阳的西峡县,三门峡的卢氏县,洛阳的孟津县,南阳的淅川县,许昌的禹州市,南阳的南召县,濮阳的范县,开封的杞县,郑州的登封市、许昌的鄢陵县。按照空气质量由好到差,后20名的县(市)依次为:新乡的卫辉市,周口的太康县,濮阳的清丰县,洛阳的新安县,开封的兰考县,焦作的博爱县,安阳的滑县,信阳的息县、淮滨县,焦作的沁阳市,南阳的新野县,平顶山的郏县,周口的西华县、项城县、扶沟县、沈丘县、商水县,平顶山的宝丰县,信阳的潢川县,驻马店的汝南县。按照规定,省环境攻坚办对本月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后3名的省辖市、排名后20名的县(市)政府进行警示。

6月份生态补偿情况

今年6月,全省共支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金1359.7万元,得补1160.9万元;共支偿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金216万元,得补1220万元。其中,综合大气和水两项生态补偿,支偿金额前3位的省辖市依次是:郑州260万元、焦作105万元、开封95.5万元;得补金额前3位的省辖市依次是:信阳337万元、南阳259.5万元、平顶山214万元。一是空气质量补偿情况。根据我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考核目标3项因子——PM10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计算,6月份:18个省辖市中有10个市在全省省辖市平均值以下,需进行生态支偿,支偿金额由高到低依次是:安阳265万元、焦作195万元、濮阳135万元、开封115.5万元、郑州110万元、鹤壁106万元、新乡90万元、驻马店20.5万元、商丘20万元、许昌16万元。有8个省辖市获得得补金额,由高到低依次是:信阳367万元、南阳239.5万元、三门峡107万元、漯河58.5万元、济源54万元、周口25万元、平顶山24万元、洛阳17.5万元。10个省直管县(市)中,有6个县(市)在全省直管县平均值以下,支偿金额由高到低依次是:兰考103万元、滑县61.1万元、巩义51万元、长垣43.2万元、汝州26.4万元、鹿邑2万元。4个县(市)获得得补金额,由高到低依次是:邓州104万元、固始76万元、永城58万元、新蔡34.4万元。二是水环境质量补偿情况。我省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包括地表水考核断面、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和水环境风险防范的生态补偿。6月份,依据18个省辖市和10个省直管县(市)水环境质量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8个省辖市中,共有3个市进行生态支偿,金额由高到低依次是:郑州150万元、漯河30万元、信阳30万元;进行生态得补的共有15个市,金额由高到低顺序依次是:平顶山190万元、安阳180万元、驻马店140万元、鹤壁100万元、焦作90万元、濮阳90万元、三门峡80万元、许昌70万元、济源60万元、洛阳40万元、新乡40万元、商丘30万元、周口30万元、开封20万元、南阳20万元。10个省直管县(市)中,有1个县(市)进行了生态支偿:鹿邑6万元;有8个县(市)获得了生态得补,金额依次是:滑县12万元、巩义6万元、汝州6万元、固始6万元、新蔡4万元、兰考2万元、长垣2万元、永城2万元。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进展情况

我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普查办精心组织、主动作为,完成了污染源普查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和清查阶段的任务。按照国家普查办《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质量核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省普查办组织环保、畜牧部门的普查人员及技术人员100余人,分为9个质量核查组和1个巡查组,经过统一培训后,分赴全省18个省辖市,开展普查前期准备及清查阶段质量核查与评估工作。

核查组对每个省辖市随机选2个县区作为核查区域,选取的每个县区随机选取30%的乡镇(街道办)开展拉网式核查。全省共选取36个县(区)、142个乡镇(街道办),采用现场核查为主,听取汇报、资料查阅、座谈讨论为辅的方式进行核查。从抽查的县区核查情况来看,全省18个省辖市中多数地方领导重视,保障有力,普查工作人员认真负责,污染源清查底册清晰,清查表格填写认真规范,清查信息齐全完整。其中抽查到的新安县、宁陵县、淮阳县和确山县等工作质量较好。但是也有部分市、县(区)的污染源普查清查阶段的工作质量未能达到国家要求,抽查的县区中,龙安区、淇县、获嘉县、临颍县、召陵区及济源市清查底册不清、清查表填写错误率较高。全省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清查工作进展相对较慢,尤其是鹤壁市、洛阳市和濮阳市等地,对待养殖业污染源清查工作,领导不重视,推动工作不力,进度严重滞后。

我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即将进入全面入户调查、数据采集阶段。目前,各地市正在积极整改完善清查阶段的信息,加大对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培训力度,确保下阶段全面查清污染源分布和产排污活动信息,为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餐饮油烟排放标准解读

为加强和规范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管理,提升餐饮业污染治理水平,20186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发布了《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16042018)》,发布之日起实施。为指导全省全面开展相关工作,就如何理解、贯彻该标准相关内容进行解读。该标准主要特点:

一是该标准将餐饮服务单位规模划分为大、中、小型三级。餐饮服务单位规模按基准灶头数划分为大、中和小三级,规模不同管理要求不同。基准灶头数按灶的总发热功率或排气罩灶面投影总面积折算。实际工作中,对于有灶头的餐饮服务单位,可按照其实际灶头数,以及对应灶头总功率或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进行折算为基准灶头数,依此划分规模。1≤基准灶头数<3为小型、3≤基准灶头数<6为中型、6≤基准灶头数为大型。当灶的总发热功率和排气罩灶面投影面积无法获得时,如火锅店等,则基准灶头数应按经营场所就餐座位数量折算,经营场所就餐座位范围≤75座的,按每40个座位折算1个基本灶头数,规模确定为小型;75座<经营场所就餐座位范围≤250座的,按每50个座位折算1个基本灶头数,规模确定为中型;250座<经营场所就餐座位范围的,规模确定为大型。

二是该标准加严了油烟排放浓度、油烟去除效率的限值。按照分类别加严要求的原则,充分借鉴其他省市标准制定的经验,结合调研、实际监测、统计数据以及当前餐饮业实际发展需求等综合分析,该标准确定小型餐饮服务单位油烟浓度排放限值为1.5 毫克每立方米,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油烟浓度排放限值为1.0 毫克每立方米,均高于现行国标的2.0 毫克每立方米;确定大型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去除效率执行95%,中、小型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去除效率执行90%,均高于现行国标要求(小型65%、中型75%、大型85%)。与国内其他省市地方标准相比,该标准确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处于中间朝上的水平。

三是该标准新增了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限值要求。油烟中含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作为光化学烟雾和PM2.5的前体物之一,其环境污染危害已不容忽视。该标准在现行国标监控因子的基础上,新增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限值,以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根据国内其他省市先进的经验研究,基于我省餐饮业实际情况,该标准提出了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限值执行10 毫克每立方米,而考虑到我省小型餐饮服务单位数量大、范围广,增加非甲烷总烃后需全面改进净化设施,对小型餐饮服务单位影响较大,因此对小型餐饮服务单位非甲烷总烃未做相应规定。

四是该标准明确了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应安装自动监控装置。为满足我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需要,进一步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结合现行对大型工业企业实现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的相关要求,为加强规范大型餐饮服务单位的环保设施管理而提出应安装自动监控装置。

五是标准对现有、新建餐饮服务单位执行时间的要求。该标准加严了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尤其是新增非甲烷总烃,已经安装有油烟处理装置的现有餐饮服务单位需要提标改造,为了确保标准的顺利实施,对现有餐饮服务单位留出了技术改造过渡期限,即现有餐饮服务单位自2018111日起执行新标准,新建餐饮服务单位自201868日(标准发布之日)起执行。目前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普遍已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主要问题是油烟去除效率较低、没有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需对现有油烟净化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换高效净化设施,并增设挥发性有机物净化设施。小型餐饮服务单位,需对现有油烟净化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或更新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并加强运行维护和及时清洗,才能确保满足本标准对油烟的相关要求。

通过实施严格的排放限值,有利于促进全省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技术水平提升,引导全省餐饮服务单位规范安装净化设施,餐饮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将大幅度降低,排放总量将大幅下降,可有效促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该标准的实施也将增强企业环保意识,推动饮食健康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善人居环境,促进餐饮业绿色发展。

5-6月全省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

5月份以来,住房城乡建设厅与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一起,按照省委省政府、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深入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治理活动,实现了 5月份全省PM10浓度环比下降20%以上的目标,推动6月份环境空气质量指标持续下降,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住房城乡建设厅高度重视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成立厅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厅级领导为副组长的厅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暨办公室;今年3月,牵头成立省扬尘污染防控办公室,统筹负责建筑、道路、拆迁、水利、国土等各类扬尘污染治理工作。目前,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均成立扬尘污染防控办公室,全省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已然形成。

(二)细化政策措施。起草并提请省环境攻坚办下发河南省扬尘污染专项治理月行动方案、2018年河南省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实施细则、河南省城市建成区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印发加强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全省城市立体绿化建设等文件,推动扬尘防治责任层层压实、级级落实。 

(三)坚持标本兼治。一是持续推进城镇集中供暖项目建设。截至6月底,全省新建改造集中供热管网157.31公里,完成率69%,新建改造热力站142座,完成率84%,新增供暖面积1128.5万平方米,完成率45%。二是严格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按照“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全省在建施工工地8856个,履行开复工验收程序工地数7768个,开复工率87.7%;落实“三员”管理工地数8715个,落实率98.4%;在线视频监测监控设备安装联网工地数6304个;计取扬尘污染防治预算费用82.07亿多元。三是强化建筑垃圾扬尘污染治理。全省核准清运公司210家、清运车辆11818辆,完成密闭运输、卫星定位动态监管车辆11754辆。四是深入开展城市清洁行动。指导各地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全城大扫除,推进 “建筑第五立面”环境污染整治,目前全省有市容环卫车辆设备10900余台,全省县城及县级以上城市主要道路、高架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五是启动全省城市建成区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专项治理。召开全省城市建成区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工作座谈推进会,自6月底起对城市建成区区域内从事餐饮业经营的所有服务单位开展餐饮服务业发展和空间规划管理、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日常管理、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监管执法、露天烧烤油烟污染治理等四项治理工作。六是积极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工作。目前,我省7个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取暖总面积为10.6亿平方米,已实施清洁取暖面积5.14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为48.5%,高出国家平均水平约15个百分点。住建部经过充分调研,于529号在鹤壁召开北方15省(区、市)农村清洁取暖用户侧能效提升现场经验交流会,向全国推广鹤壁经验。七是促进绿色建筑的全面发展。全省累计完成绿色建筑标识评价项目307个,标识面积5200万平方米;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连续十年达到100%,实施率达到99.9%;郑州、新乡2市以及中建七局等7家企业分别获得“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认定,安阳、平顶山、临颍和汝州4个市(县)获批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河南现代建构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获批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实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5个,建成被动式体验馆;郑州、新乡、鹤壁获批国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洛阳获批中欧低碳示范城,安阳获批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等。

(四)强化督导检查。建立厅级领导为牵头领导、处室领导为组长的扬尘污染防治经常性督导机制,实施日调度、周汇总、月总结制度和清单台账管理。今年5月份,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交通运输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组成18个扬尘污染防治专项督导组50多名督查人员并入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督查组,于57-31日对各省辖市、直管县(市)进行驻守督导,各专项督导组共现场督查4565个项目,发现2270个扬尘污染问题,下发654份整改通知书、86份执法建议书,并在河南省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暨一体化工作平台曝光了38个项目。各市县采取日间与夜间相结合、定时与随机相结合、定点与普查相结合等形式,持续开展监管巡查,依法依规从严从重打击各类扬尘污染行为。如:洛阳市对被查处的项目工地按三个层级实施“七个一律”,即:一律停工一周、一律上限处罚、一律媒体曝光;两次处罚的一律记“黑名单”、一律问责处理相关人员;屡次被处理通报仍不达标的项目工地一律按天处罚、一律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平顶山市实地抽查295个施工项目,下发督导指令49份,执法建议书26份,印发扬尘污染防治督查通报23期。信阳市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市辖县区、管理区(开发区)控尘机构设立、污染源台帐建立、省督查问题整改及工地落实“六个百分百”情况开展明察暗访。济源市从住建、交通、水利、国土部门抽调30人组成8个督导组,采取现场督导、明查暗访、污染因子监测分析等方式进行督导检查,下发督办通知85份,立案处罚13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鹤壁市、焦作市、漯河市新建改造供热管网、新增供暖面积完成率较低;安阳、南阳、焦作、信阳等市部分工地未落实“三员”管理;驻马店、商丘、三门峡等市部分渣土车辆未完成自动密闭改造并联网。

房屋建筑、拆除、市政线性工程和渣土清运处置等扬尘污染问题时有发生。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实施装配式建筑攻坚计划,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造,拓展城镇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

二是发挥好扬尘污染防控牵头作用。修订完善标准措施,创新施工方式方法,继续开展扬尘污染治理“回头看”、强化道路扬尘污染综合治理、深化每周至少一次的全城大扫除、做好城市建筑“第五立面”整治、推进城区裸露土地绿化。

三是加强城市建成区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督促监督餐饮服务单位落实好油烟污染防治要求,全面取缔非法占用道路、公共场所的露天烧烤摊点。

四是持续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综合运用巡查考核、“一票否决”、失信联合惩戒等手段,采取部门组织行业督查,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项目、重点时段实施点穴式督查等方式,每周曝光一批、处罚一批、停工整治一批、惩戒清除一批扬尘污染问题突出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