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进入适老模式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 全文实录丨漯河市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

全文实录丨漯河市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


作者:  来源:市生态环境安全与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3-06-02  阅读数: 

漯河市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全文实录)

  6月1日下午,漯河市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年全市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工作举措、成效及下步工作重点。

  漯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德军,党组成员、副局长付祖江,党组成员王向工出席新闻发布会发布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微信图片_20230602085606.png

  以下是发布会全文实录。

  主持人: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 王丽丽

640.jpg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加漯河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今天的发布会,主题就是通报2022年全市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工作举措、成效及下步工作重点。

  下面,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嘉宾: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德军同志;党组成员、副局长付祖江同志;党组成员王向工同志。

  首先,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德军介绍2022年全市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开展和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640 (1).jpg

  陈德军: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环保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非常高兴利用这个机会向各位介绍2022年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关情况。“十四五”期间,我市共有国控考核断面6个(沙河—召陵武湾、澧河—漯河三里桥、颍河—西华址坊、黑河—郾城漯邓桥、汾河—商水双桥、清潩河—鄢陵陶城闸),水质目标均为地表水Ⅲ类。省控考核考断面2个(唐江河—王孟寺、三里河—舞阳栗园桥),水质目标均为地表水Ⅳ类。2022年,根据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数据,全市6个国控考核断面均达到Ⅲ类水质目标,2个省控考核断面均达到Ⅳ类水质目标,澧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是持续开展常态化巡河排查活动。高度关注8条国省控河流断面水质,组织不间断地巡河排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交办整改。针对部分国控断面水质不稳定的问题,及时组织人员清除垃圾杂草,组织到平顶山、驻马店、许昌进行巡河排查,加强上下游水质联防联控和重点涉水企业环境监管。同时,加强水质分析研判,采取工程性和管控性措施有机结合,先后解决了黑河溶解氧和氟化物、颍河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等超标问题。二是扎实推进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工作。结合疫情管控要求,下发了《漯河市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工作方案》,会同市纪委、市卫健委等先后组织三次专项督导检查,组织环保专家2次对全市22家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帮扶,召开全市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问题整改暨业务培训会,重点交办整改5个方面的问题,抓好补短板工作。三是积极推进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落地落实。积极谋划水污染防治项目,上报省生态环境厅调度的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项目12个,已全部完成。指导召陵区、郾城区谋划汾河流域水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颍河水环境监管及风险防控能力建设项目,以及源汇区实施开发区污水管网连通工程,有效解决了区域污水处理能力不均衡的问题。四是积极开展“美丽河湖”创建工作。坚持“三水统筹”的思想,围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文化及群众满意度等6个方面内容,重点指导基础较好的沙澧河城区段、召陵区汾河、临颍黄龙湿地公园开展创建工作,在硬件和软件上进行规范投入、查漏补缺、完善提升。2022年,我市沙澧河(漯河段)被省生态环境厅确定为河南省首批“美丽河湖”。五是切实加强重点涉水企业帮扶和监管。加强重点涉水企业监管,科学调整企业废水排放标准,落实差异化污水收费机制,适度放宽企业可生化性较强的废水排放标准,既降低企业治污成本,同时使下游污水处理厂最大限度利用和平衡营养源,促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六是扎实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始终把保水源安全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抓住不放,积极推进澧河新水源地“划、立、治”及规范化建设,聘用安保队伍在保护区实行常态化全天候巡查,加密水质监测,澧河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及以上,取水水质达标率100%。

  发布完毕,谢谢!

  主持人王丽丽:谢谢陈局长的发布,下面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付祖江介绍2022年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关情况。

640 (2).jpg

  付祖江:2022年,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始终把改善空气质量、守卫“漯河蓝”作为事关民生福祉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精准治污,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标本兼治、重点突破、攻坚克难,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蓝天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不断增强。

  与2021年相比,2022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连续三年完成河南省定PM10、PM2.5年度目标。2022年在全省18个地市月度空气质量考核中,2—7月、11—12月共8个月排名在全省第一、第二方阵。其中,4月份排名全省第1,6月份排名全省第3,为“十四五”期间最好水平。年度环境空气质量8项指标(优良天数、综合指数、PM2.5、PM10、SO2、NO2、CO-95、O3-8h-90)在省内排名均在中上游水平,其中优良天数为228天,全省排名第11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664,全省排名第10名;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80微克/立方米,低于省定2022年度目标3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10名,同比变化率排全省第5名;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完成省定2022年度目标,全省排名第12名,同比变化率排全省第6名;SO2年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12名;NO2年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4名;CO-95分位浓度为1.2毫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4名;O3-8h-90分位浓度为173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11名。特别是PM10、PM2.5年均浓度两大考核指标全部完成省定目标要求,PM10低于省定目标3微克,优于目标3.6%,实现新突破。

  今年年初以来,漯河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截至5月20日,CO-95分位浓度为1.1毫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2名;NO2年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3名;优良天数91天,全省排名第6名;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309,全省排名第7名。

  发布完毕!谢谢!

  主持人王丽丽:谢谢付局长的发布,下面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王向工介绍全市净土保卫战开展情况。

640 (3).jpg

  王向工:2022年,漯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贯彻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地下水管理条例》为主线,以保障农产品质量、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切实加强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年度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方阵第4名。

  我们的工作开展情况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土壤污染防治目标完成情况。督促污染地块加强环境风险管控;做好全市土壤重点监管企业监管工作,建立了20家2022年度土壤污染防治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并向社会公布,按要求组织企业开展污染防治隐患排查,指导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土壤环境自行监测,组织对重点监管单位周边进行监督性监测;建立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名单,加强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严格落实土壤环境调查制度;进一步加大对涉危险废物企业的排查和监管力度,危险废物真正走进“云监管”时代;继续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整治;加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整治工作。全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农用地安全利用进一步巩固提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地下水国考区域点位水质控制在Ⅲ类水以内,“双源”(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重点污染源)点位水质保持稳定。

  二是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目标完成情况。高标准完成51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全面完成31条国家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和50条省级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继续开展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申报工作。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成效得到进一步巩固,36个乡镇政府所在地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率达到100%,圆满完成了中央生态环境督察污水处理设施整治销号的工作任务,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1.87%,在全省率先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探索污水设施运营监管新模式,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第三方运维+部门监督”的长效运维体系;“千吨万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整治完成比例为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6.77%;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较上一年度实现负增长。《漯河市黑臭水体防治条例》自2022年3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是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第一部针对黑臭水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全面助推我市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发布完毕!谢谢!

  主持人王丽丽:谢谢三位发布人的发布。接下来是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围绕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及相关内容进行提问,提问之前先通报所在新闻媒体机构名称。

640 (4).jpg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近几年我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公众最直接的感受是水清了、岸绿了、景美了,请具体介绍一下当前我市水环境状况,下一步如何巩固治水成果,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陈德军: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我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聚焦“三水统筹”和“四水同治”工作大局,持续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突出河流水质提升、饮用水源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等重点,全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2019—2022年,连续四年圆满完成国家和省定水环境质量目标任务,沙河、澧河、汾河、颍河、黑河、清潩河6条国控河流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唐江河、三里河2条省控河流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市、县、乡三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稳定保持100%。

  下一步,我们将着眼漯河高质量发展,统筹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保护,按照“保好水、治差水、护饮水、重补水、用中水、抓节水”的思路,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抓综合治理,强化黑河、清潩河、三里河等不稳定达标河流综合治理,确保河流断面稳定达标,抓好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确保“长制久清”;抓监管服务,紧盯重点涉水企业及污水处理厂监管,做好指导帮扶和监管,确保各类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出水达标排放;抓项目推进,加快推进郾城淞江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和颍河水环境监管及风险防控能力建设项目,尽快完成召陵汾河流域水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抓巩固提升,加快补齐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短板,提升郾城区、铁东黑河沿线雨污分流和引沙入黑生态补水保障;抓规范建设,巩固各类水源地“划立治”成果,提升规范化标准,确保饮水安全,持续深入开展“美丽河湖”创建。深化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的原则,开展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农业排口、其它排口四种类型的遥感影像解译、人工徒步排查、专家质控核查的三级排查方式,在2023年底前,完成全市8条主要河流及27条汇入支流的重点排污口排查工作和30%的整治工作。 

  回答完毕,谢谢!

  大河网记者:请问2022年我市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向工:2022年,市生态环境局将“生态宜居星”创建重点工作与乡村生态振兴、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度结合,坚持以打好打赢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期召开农村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推进会和观摩会,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高标准完成51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全面完成31条国家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和50条省级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成功申报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成效得到进一步巩固,36个乡镇政府所在地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率达到100%,并在全省率先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探索污水设施运营监管新模式,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第三方运维+部门监督”的长效运维体系,多项重点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创造了新亮点,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成效始终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回答完毕!谢谢!

  大河报记者: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请问: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双碳”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什么关系?我市都有哪些具体举措?

  付祖江: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经济发展由高耗能高排放向清洁低能耗模式的转变。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碳达峰与碳中和一起,简称"双碳"。

  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形势恶化、极端天气增加的主要原因。最近我市天气异常、气温突升骤降,让大家都感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就在我们身边,也凸显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所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向世界表达了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表明了中国未来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也在国际社会展现了一个正在崛起大国的责任心。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保护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局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深刻阐述了“双碳”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统筹融合,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我们将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协同推进生态保护源头控制。建立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推动高耗能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和绿色低碳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建、扩建“两高一低”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等应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二是协同推进能源领域减污降碳。优化煤电结构,推进煤电“以大代小”“以新换旧”容量替代建设,禁止新建自备燃煤机组,积极淘汰落后燃煤机组,严格控制燃煤发电机组装机规模;支持新能源建设,推进风电、分布式光伏、生物质天然气等新能源建设以及光伏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发展,推进能源供给体系清洁化低碳化。

  三是协同推进工业领域减污降碳。积极化解过剩产能、退出低端低效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工业领域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综合利用全流程绿色发展,支持重点行业节能减碳改造和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创新;深化工业窑炉污染深度治理,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降碳行动,推广清洁能源替代。

  四是协同推进交通领域减污降碳。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和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推广使用铁路、水路、管道、新能源车辆等清洁运输方式,优化货运结构;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减少交通领域污染物排放和碳耗。

  五是协同推进其他领域减污降碳。城乡建设领域优化城镇布局,推动新建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恶臭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与改造;农业农村领域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节能减排与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控制农田、畜禽养殖等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

  六是协同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绿色循环经济,加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推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废替代建材原料,推进退役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农业废弃物、厨余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加强生态环境修复,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与净化功能。

  回答完毕!谢谢!

  主持人王丽丽:各位记者朋友,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如果还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会后请与市生态环境局安全与宣传中心联系。

  生态兴则文明兴,五、六月的漯河景色正好,我们闻得到花香,看得见白云,欣赏得到夜空繁星闪烁。刚刚闭幕的食博会上,中外客商朋友纷至沓来,在蓝天下乘游船、品美食、赏灯河,共赴初夏商业盛会,共享生态环境保护硕果。近年来,我们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见证了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漯河这座小城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媒体也用自己的方式展示了沙澧大地靓丽风采,为美丽漯河的中原崛起作出了贡献。希望新闻媒体的朋友们一如既往关注和支持漯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另外,“六五”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市生态环境局也谋划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6月5日当天还将在双汇广场举行大型纪念宣传活动,诚挚邀请各位记者到现场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再见!


上一篇: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中
下一篇:全文实录|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中宣部“中国这十年”新闻发布会
返回列表